第四年拿下藤校大满冠后,这位顶尖顾问给了我们关于留学的一些建议!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
Brian Ong,国际教育创始人,耶鲁大学学士,斯坦福大学硕士,217年福布斯亚洲九月刊封面人物,深耕美国本科留学和国际教育领域十余年。
截止22年3月3日,十余年间经由Brian指导的学生不少都进入美国Top1大学,其中共有19位拿到哈佛、45位拿到耶鲁Offer,其他藤校Offer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。
在文章转载自爸爸真棒、ikids等平台对国际教育创始人Brian的专访,有改动删减。
不盲从,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不少家长都在关心周围人关心的东西。看到别人晒,就怕落后;要不就自己晒,为了让别的家长觉得你孩子好厉害。但这些东西对升学真的没什么帮助。
每个人看到那些名校录取时,都会从成功者身上找到一个自己能理解的原因。
比如看到一个学生说,我参加USAD/MUN得奖而进了名校。看的人就会解读成“那我参加USAD/MUN得奖就可以进名校?”
现实却是,可能很多人都有USAD都有MUN, 但真正通往名校的却只有他。
那么真正起作用的是什么?他不会提,你也不会知道。
这就好比,巴菲特每天喝可乐,但并不是说你也喝可乐、你就能变成巴菲特。
不要老是和别人比,你只要“做一个别人做不了的事情,然后做的比别人好,就足够了。”
更何况,那些大学招生官都太精明了,只要他们认出来“这东西孩子自己做不到”,那么这个东西就变得不够有用。
现在很多家长觉得,为孩子什么都安排好,组队、做项目、找媒体采访、设基金为项目投点钱.....当这样的故事讲出来时,一看就不是一个孩子办得到的事,这些力气都是白花的。
而一个孩子如果做了校报的主编,这事情一点也不商业化,不“大”,不fancy,就不被重视——但恰恰如果这事情是孩子自己做的、还花了无数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,那简直太有用了!
除了活动之外,为什么来自什么学校的分数和推荐这么重要?因为这不可能编。为什么标化考试还是非常重要?也因为这不可能编。
疫情之下,如何脱颖而出?首先,申请生要想清楚:到底和谁在竞争?是要和国内体制内孩子pk,还是和国际学校孩子pk?
美国学校孩子体育好厉害,国内体制内孩子奥数好厉害。两个都厉害的人有没有?有,天才,凤毛麟角。
对大部分普通孩子来说,应该把有限的时间、金钱、资源用来“扬长”,而不是“避短”。
而对家长来说,不要一比较就没有安全感,看到人家孩子阅读到什么级别就慌....这种家长很常见,要知道没有孩子什么都能做得最好的。
其次,疫情让留学生和准留学生都面临“变化”与“风险”,而这变化甚至是每周、每天、每小时在不断发生的。
比如一开始是国内托福取消,后来全球的SAT考试跟着取消,AP改成线上,IB和A Level也都取消了。
疫情下的变化是遗憾的,但也面向了全世界所有人。
我们不应该花太多精力,去猜测无法控制的事情,比如考试什么时候恢复,疫情什么时候恢复。如果有调整,高中、大学、考试局都会有官方通知。
我们应该去力所能及的做好可控的事情。
比如有家长问我,疫情之下,文书会不会变得更重要?我认为文书一直都很重要,需要用心准备,尤其对于今年申请者来说。
比如现在是全民网课,确实不太方便,但我们还是不能抱怨,更应该好好上每一堂课,保持良好的GPA。
再比如加强自我阅读,不论是名著还是学科兴趣方向相关的书籍,都可以让自身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提升。
学习的目的是什么?很多学生家长都会疑惑要不要爬藤?
藤校未必会改变人生,但如果有幸被一所顶尖大学录取,还是要抓住机会,体验更好的教育。毕竟如果国内学生有机会读清华北大,也会全力以赴、珍惜机会。
那到底该如何抉择呢?
还是得想清楚学习的目的,是learning for fun 还是 learning for 升学?
想清楚之后,无论对外怎么样,但内心要有一致性,因为目的是后者的话,要投入的可是五年、十年的精力、金钱和资源。
比如每天花四个小时练习一个运动,然后还整天说“孩子开心就好”。你痛不痛苦?孩子痛不痛苦?又要无忧无虑、又要出结果,这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。
如果家长想好培养一个爱好是for fun,就不要去比较,小孩不痛苦,大人不纠结。
要选一个爱好为了升学而培养,那要自己权衡一下做个加法:
先看看孩子是否符合“培养”的基本要求:
比如送去打篮球,那么身高至少要高于平均值;乐器也是,耳朵灵不灵、乐感好不好,至少要老师觉得,你比平均值高,才值得投入吧。
考虑家长能投入的资源。
比如每周训练三次的话,场馆离你家是否近?比如你要培养冰球,那有那些冰场圈资源的,成功可能性就大。都要算一算。
最后加一点运气。
平台官网:www.beliwin.com
咨询/预约:400-900-9770
微信号:qqamm3
以上就是关于第四年拿下藤校大满冠后,这位顶尖顾问给了我们关于留学的一些建议!的详细信息,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是更多问题,可以随时点击客服老师进行咨询,教育帮你牵手世界名校~点击收起申请美国本科的标准化考试有哪些?
一般去美国读本科的标准化考试包括两部分,一是托福,二是SAT考试。 托福是出国留学申请奖学金的必备考试成绩,也是美国大学考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基本考试。每个学校都规定了申请者的最低托福录取分数线。托福成绩与奖学金的成功率也是相关的。 SAT是美国的一种考试。美国大学在招生时会要求申请人出具SAT考试成绩。也可以说是美国大学招生时所使用的一个标准化考试。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以上,题型主要为选择题。参加SAT考试的人基本上是高中生。 SAT考试又称为SAT I,与被称为SAT 2的学科(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科目)考试区别开来,大多数著名的大学也要求申请学生提供SAT 2的成绩。
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背景提升项目?
首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目标和兴趣。选择自己热爱的事情,投入时间和精力认真去完成,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。当我们选择项目的时候,优先选择与专业有关的活动。参加这样的项目,一方面体现了你对申请专业的执着和热情,另一方面把理论应用于实践,对你的成长和认知有很大的提升,对行业领域会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,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表面。选择能最大体现自己价值的经历。比如参与某个背景提升项目可以让自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,项目成果及获奖经历容易受到国外名校的认可等等。
美国大学看重学生的哪些素质?
美国大学的招生录取不同于中国,只通过一次高考成绩来做出决定。美国大学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整个高中阶段的表现和综合素质。首先,高中的学业成绩、排名和标准化考试(SAT/ACT)成绩是最重要的两个标准(当然,很多大学对中国学生可以免除SAT/ACT的要求)。个人的重要获奖经历也是被很多排名靠前的大学非常看重的。接下来是申请材料中的文书写作,包括个人的散文或陈述,以及老师的推荐信。最后是TOEFL成绩、个人的课外活动、兴趣特长、实习经历等。
美本网申系统是什么?
美国网申系统包括:Common系统,即common application,简称CA,是美国大学最主流的网申系统,大部分美国高校都在这个系统里,包括哈佛,耶鲁,普林斯顿等400多所学校都是CA系统的成员。CAAS系统:由80多所美国一流大学联合推出了CAAS新网申请系统(Coalition forAccess, Affordability and Success)。目前已经宣布加入该系统的大学包括所有常青藤盟校,以及久负盛名的其它大学和文理学院。区域性系统:谈到区域性系统,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UC系统啦,其实还有比较不常见的德州系统,加州州立系统和纽约州立系统。自己学校网申系统:有些学校喜欢自己设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申系统,常见的独立网申系统的学校有:麻省理工大学,滨州州立大学,双城大学,罗格斯大学,匹兹堡大学,乔治城大学等等。另外有些申请本科新生用的是common系统但是申请转学可能就是自己的系统啦,比如说俄亥俄州立大学。当然有些大学既可以用公共的网申系统,又可以走自己的网申系统。
美本申请需要递交哪些材料?
高中成绩:大部分同学都是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开始提交申请,因而在提交成绩单的时候需要把自己的初三成绩也录入进去。美国本科入学考试成绩:对于想要直接报考美本进入学校的同学来说,这个成绩是必不可少的。每个院校都会在成绩出来之后发出对应的录取标准,最好保证自己的成绩高于录取标准,这样在最后的录取阶段会有比较大的把握。国际学生入学考试:这个考试也是同学们的必考项之一,主要考察学生语言能力。所获奖项:提前把自己的所获奖项整理成表格,在提交文书的时候一并提交给学校。文书:在美本申请期间同学们需要把文书通过申请网站提交给学校。在书写文书的时候语言尽量精炼,行文结构最好分点进行阐述,不要写文书中没有要求的东西。推荐信:推荐信需要学生提前联系老师进行书写,美本的推荐信一般要求两个以上的老师进行书写。如果老师的英文水平不够的话,要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补救。
美本面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
1、穿着打扮
第一印象都尤为重要。所以对于衣着来说,需要做的是先应该查一下学校有没有Dress code的要求。如果没有,同学们可以穿着稍微休闲感的正装,或者校服一类。
但切记!一定不能穿着牛仔裤面试
2、携带简历
简历无需花哨,只要简单罗列出自己的背景、特长,且和申请材料保持一致就可以。
3、了解自己申请材料
申请材料毋庸置疑,一定要很熟悉,面试中所有的提问都是围绕你的材料进行的,这也是学校检验该学生是不是对自己的申请负责的一个体现。
4、关于心态
面试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,TOP美本学校,对于学生不只是考验口语表达能力,还是在考量应变处事能力。